歐盟執委會提出新策略,推動歐盟成為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強國
114年5月28日,歐盟執委會提出歐盟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策略(EU Startup and Scaleup Strategy),旨在推動歐盟成為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強國(Making the EU a startup and scaleup powerhouse)。綜整資料重點摘要如下:
一、願景:推動歐盟成為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的強國。
(一)歐洲擁有35,000家新創公司與3,400家成長階段科技公司,推動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有益於促進產能、提升競爭力、創造優質就業機會、吸引人才及投資、亦為歐洲韌性、科技、重點產業策略性自主之根基。
(二)歐盟努力將研發成果商業化,並擴大企業規模,但面臨重重挑戰,包括資金、法規分歧、投資人風險承擔意願較低、採用創新的速度緩慢,以及公共採購對新創支援不足等問題,因而歐洲新創企業經常面臨兩大死亡之谷(valleys of death),包括創新產品無法進入市場、企業在歐洲難以擴大規模。
(三)歐盟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策略旨在使歐洲成為發展全球技術導向企業(包括深度科技公司)的最佳地點,例如人工智慧、量子科技、先進半導體、醫療科技、生物科技、生物經濟應用、潔淨科技與能源(含核能技術)、水資源與藍色(海洋)科技、安全、防衛、太空、機器人與先進材料。
(四)該策略於歐盟和會員國層級推行一系列立法、政策及財政支持措施,以協助歐洲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其成效將透過歐盟境內以下三項指標來衡量:
1、新創企業的增加數量
2、「半成形企業」(centaurs,估值達1億歐元以上營收穩健新創企業)增加的數量
3、「獨角獸企業」(估值達10億美元以上未上市新創企業)增加的數量,並與歐盟的全球競爭對手進行比較。
二、依據創新型公司在新創、規模成長、成熟等生命週期之需求,該策略共有5大重點領域行動方案:
(一)型塑創新友善環境:加強法規靈活性,並簡化行政負擔,以支持單一市場有效營運,此領域之行動方案為:
1、執委會將提案歐洲第28個法律制度(European 28th regime),為新創企業提供單一的法律架構,以協助企業克服在單一市場內設立、擴展及營運時所面臨的障礙,涵蓋包括公司法、破產法、勞動法和稅務等相關法律領域,簡化適用規則並降低失敗成本,無需面對27個歐盟會員國不同立法帶來的困難,俾使企業能更快速在歐洲設立,理想情況下可於48小時內完成(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推出)。
2、執委會將提出歐洲商業錢包(European Business Wallet)透過提供所有經濟運營者統一的數位身分,實現與歐盟各公共行政部門之數位無縫互動(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推出)。
3、執委會將推出歐洲創新法案(European Innovation Act)透過推廣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es),進一步支持創新。該法案將包含共同的法律定義與基本原則,規範跨境或地區型監管沙盒的規範,並確保各領域的特定需求獲得滿足(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提出)。
(二)優化融資環境: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特別是女性企業家,需要更好的融資及更整合之歐盟創投(VC)市場。儲蓄與投資聯盟(Saving and Investments Union)策略將降低市場分割,為公民創造更佳的投資機會,並協助企業拓展資金來源,此領域之行動方案為:
1、執委會將擴大歐洲創新委員會( European Innovation Council)並簡化其規則,藉由設立「歐洲規模成長基金」(Scaleup Europe Fund),採取聚焦式投資策略,促進歐洲的技術主權與經濟安全。
2、推動一項自願性的「歐洲創新投資公約」(European Innovation Investment Pact),鼓勵資產投入歐盟的基金,包括歐盟母基金(Funds-of-Funds)、創投基金及未上市的規模擴展企業(預計於2026年推出)。
(三)市場快速吸收(uptake)與擴展:創新產品成功商業化的關鍵,在於創業趨動力、可承擔風險的資本、市場需求與公共支持等綜合因素,故此領域之行動方案為:
1、啟動「從實驗室到獨角獸」(Lab to Unicorn)倡議,以加速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具體作法包含:
(1)協助與歐盟大學連結之歐洲創新及規模成長企業據點(European Startup & Scaleup Hubs) 。
(2)制定一套藍圖,針對學術機構及其發明人在智慧財產商業化及分割(spinoffs)時的授權、權利金與收益分配,以及股權參與的最佳實務參考。
(3)提供法律與執行指引,說明在符合國家補助規則條件下,大學與公共研究機構如何授予智慧財產權,以支持新創企業(2026年)。
2、修正歐盟公共採購指令,提出有利創新之採購措施。
(四)吸引及留住頂尖人才:歐盟藍卡指令(EU Blue Card Directive)與長期居留指令(the Long-Term Residents Directive )提案,推動「藍地毯計畫」(Blue Carpet initiative) (2025‑2026),是針對員工而非新創企業之創辦⼈或創新企業家,建立簡化工作與居留許可的審查流程,以吸引並留住來自歐盟內部及非歐盟國家的高技能非歐盟人才的重要策略。歐盟藍卡是被歐盟成員國認可的工作簽證,持有者及其家庭成員可以更容易獲得歐盟長期居留身分。重點作法有:
1、強化創業教育、消除對新創公司與規模成長企業的跨境遠距員工所造成的稅務障礙。
2、鼓勵歐盟成員國建立快速通道機制(fast-track scheme),讓符合資格的新創企業創辦人能透過簡化且加速的程序,為高技能人才取得居留與工作許可。
(五)強化基礎設施、網路及服務可及性之行動方案為:
1、執委會將制定研究與科技基礎設施之使用章程(Charter of Access),簡化與統一目前分歧的網路服務使用及合約條件,也將提供財務支持,協助新創企業使用人工智慧運算設施(預計於2025年實施)。
2、執委會將提供法律與執行準則,說明在符合國家補助規則條件下,大學與公共研究機構可獲取使用基礎設施(預計於2026年推出)。
三、下一階段及進程衡量
(一)執委會將於2026年第一季提出新創企業、規模成長企業及創新型公司之定義,並納入現行對中小企業(SMEs)與中型企業(small mid-caps)的定義作為參考(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提出)。
(二)執委會將設置歐洲新創及規模成長企業記分板,並以歐盟新創企業增加數量、半成形(centaurs)企業增加數量、獨角獸增加數量及與全球競爭者比較等作為關鍵績效指標。
(三)執委會將在2027年底提供本策略之執行報告。
- 發布日期 : 114-07-02
- 更新日期 : 114-07-02
- 發布單位 :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
- 瀏覽人次 : 420